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举办新学期集体备课会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3-02-23 点击数:
2月17日,为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4个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形势政策教研室同步举办了集体备课会。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集体备课会由张运春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主要内容:第一,对上一学期教研室的整体工作进行总结,上学期期末由于疫情的原因,部分教学和考试均在线上进行,新学期要做好最后的收尾工作,如纸质版试卷的收集工作等。第二,作为学生进入大学校园所接触到的第一门思政课,其思想性和政治性体现尤为重要,任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自己专业擅长之处,凸显特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提升学生参与感。第三,全体成员在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加大科研力度,积极承担课题、项目。第四,落实集体备课会常态化,共享优秀教学资源,老教师要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多总结经验、提供思路,引领好、发动好青年教师的队伍,青年教师也要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提升自身的创新性能力,努力打造成体系、成系统的教学资源。第五,教研室要加强与各二级学院的交流和沟通,建立对接,从而不断地提高“两创”美育思政课的实践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形势政策教研室集体备课会由金文涛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主要内容:第一,讨论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安排,对教学日历、教案进行了审核,会议确定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平日成绩、期中考核的考核形式。第二,强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面向大学本科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的重要课程。会议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根据当今大学生普遍关心形势与政策的实际情况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设置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学生全面系统了解社会发展动态,认清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正确认识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第三,强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问题导向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思政内容”与“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实现德育与美育同频共振。要深入学习贯彻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和点头率。教学研究要与学校的专业相结合,与文艺理论、“两创”思想深度融合,推进“思政+设计”双融共育机制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集体备课会由钟晓雅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主要内容:第一,教研室全员一起梳理了2023版教材的修改变动情况,因新版教材尚未下发,经过一致讨论,决定根据新版教材的导论内容为学生做好课程结构梳理,上好“开学第一课”。第二,强调全体教师要重视教学准备工作,在教学日历制定和教案编写方面更多地体现教师教学设计的个性。第三,各位教师就本门课程的实践形式展开讨论,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做到知信行相统一的重要渠道,必须予以充分认识。第四,针对“四史”课程教学,全体成员各抒己见,提出备课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促进的建设性意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集体备课会由梁维科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主要内容:第一,针对第一学期《原理》课的成绩录入问题进行统一安排,对录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并及时与教务处沟通协调。部署本学期《原理》课的补考事项,如试题、补考形式等。第二,新的学年,《原理》课将采用2023版教材,为此,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第一时间学习新教材的电子版,针对新版教材的多处变化展开集中研讨。第三,根据即将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两门选修课,教研室根据教学大纲,具体安排相关理论学习内容,把两门选修课的准备作为本学期教研室的重点工作。